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反复无常 如何应对再发感染?
先进次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多数发生在孩童时期,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后,会在口唇、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水泡,眼睛多数无症状,反而躲进结膜、泪腺或三叉神经的神经节中,终身潜伏,一但发生携带者由于发烧、感冒、精神压力等各种原因引起身体不适,病毒就有机会再度繁殖,对身体发动攻击,而角膜由于富含神经组织,成为单纯性疱疹病毒常见的攻击目标。>>>文字太长,若想快速了解内文
疱疹再发性的病毒感染会造成三种不同类型的角膜炎
1、树枝状角膜炎
发病初期检查时可能只是见到角膜上皮有一些斑点状的破损,但随着感染恶化,角膜上皮会发生脱落,这些破损会逐渐连结成为树枝状的溃疡,此时若用特殊荧光染料染色,可以看到被染色的树枝状图案。
治疗:治疗一般是局部使用抗病毒药物,包括眼药水和眼药膏,同时还可以同时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不建议患者购买使用类固醇,为什么?咨询
用特殊的荧光染色方法可清楚显示出典型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树枝状病变。
2、圆盘状角膜炎
第二种类型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圆盘状角膜炎,较为少见,部份是由树枝状角膜炎进行而来,部份是病毒直接感染角膜基质,在角膜中央基质层内形成圆盘状的水肿,使得角膜变厚。
治疗:治疗上除了抗病毒药剂外,也可以适当使用类固醇来减低免疫反应,减轻水肿及发炎反应使用类固醇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如果发生角膜的破损或溃疡,就需要对药物进行调整。整个病程治疗约需数周或长达数月,而且有机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角膜薄翳,损伤视力。>>>还有更快捷的治疗方法吗?咨询
3、坏死性基质角膜炎
这一类型很少见,病情比较严重。单纯疱疹病毒直接侵袭角膜内层的基质组织,引发极为强烈的免疫反应,造成角膜坏死、溶解、变薄、甚至穿孔,较后即使治好,角膜也会结痂、出现瘢痕,形成角膜白斑,导致视力严重受损。
治疗:治疗坏死性疱疹角膜炎非常棘手,此眼疾的预后亦不甚乐观。由于病情较为严重,除局部及口服使用抗病毒药物外,还须给予高剂量类固醇制剂来降低自体免疫反应。>>>希玛有相关治疗病例,我要咨询了解
以上三种由疱疹再发性的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角膜炎如未能及时医治,容易造成角膜血管增生及形成疤痕需要透过角膜移植有可能改善视力。
角膜血管增生及出现疤痕(左) 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换上透明清晰的角膜,有助改善视力(右)
医生推荐:资深印度医生—苏维新
苏维新医生系印度籍医生,是角膜、眼表和屈光疾病医生。苏医生在获得眼科硕士学位后,进入闻名世界的印度金奈Sankara Nethralaya眼科医院进行眼角膜和眼表疾病实习,在名师Dr Srinivas K Rao的指导下学习各类眼角膜手术技术。完成实习后,苏医生即在该院任职角膜和屈光部门的顾问长达11年之久,对眼表疾病特别具有经验。>>>预约苏维新医生
小提示: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十分普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角膜炎也属常见的眼疾,此眼疾轻则影响视力 ,重则可致失明,并且反复率较高,因此治疗应有效,并应严格遵从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