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糖尿病患者难逃脱视网膜病变的结局,高度近视眼常遭遇眼底病的困扰,老年人一旦沾惹俗称“老黄”的老年性黄斑病变,距离失明仅有一步之遥……现任亚太眼科学会会长、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林顺潮教授指出,在各种眼底病中,糖尿病引起的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发病率高、危害大而闻名,需要得到公众的重视。
“底片”若受损 世界变黑暗
光线进入眼睛,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落在视网膜上,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脑部的特殊区域,使人们能够“看见”。眼底包括视网膜、视盘和黄斑,是人体先进一个可直接看到血管情况的区域。“黄斑是整个视网膜较重要的结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而黄斑是‘底片’较重要的部位。”林教授指出,一旦发生黄斑病变,对视力的损害非常严重。
以糖尿病病人的眼底举例,病变后的眼底反复出血,留下疤痕,导致视神经萎缩变白,以至于“底片”模糊不清。较终,病人看到的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三成糖尿病 终会“上到眼”
“经常有病人说,‘我的糖尿病上到眼里了。’的确,糖尿病会‘侵蚀’视网膜健康。”林教授指出,根据2014年统计数据,糖尿病在我国18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1.6%,患者总数1.139亿人。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7%~37.5%,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是工作年龄人群先进位的致盲性疾病。
“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林教授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50%以上未进行正规眼底筛查,往往晚期才就诊。
“糖尿病‘上眼’,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一只眼睛看不见,才想起要去眼科治疗。”林教授说,I型糖尿病病程10年者,约80%会“上眼”,患病 15年以上者几乎高中招。而II型糖尿病患病10年,约55%会“糖尿病上眼”, 患病15年以上,则有70%的患者会中招。
林顺潮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每年定期复查,眼部有任何变化都要治疗。病人要自己建立一个就诊档案,注意保留每次检查的影像学资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肪,并定期作眼底检查,一旦发现有视网膜病变的征状,就要及早治疗。
1、激光局部光凝术:用激光直接打在有渗漏及微丝血管瘤处,避免进一步的血管增生,降低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剥离的危险性。
2、类固醇药物或抗血管生长因子药物:注射入眼内玻璃体以治疗黄斑部水肿或异常新增血管,成效不错。
3、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将充满血液或血块的玻璃体切除,便可清洗玻璃体并解除视网膜受牵引的风险。通过这项治疗,玻璃体出血或混浊的病人约有七至八成机会可改善视力;而对于视网膜剥离的病人,则约有六成机会视力可得到改善。
深圳治疗视网膜脱落 选择眼底病权威中心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拥有一支资深专业的医疗团队,汇集了香港、内地和海外多名资历深、技术高和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眼底疾病专科是医院的重点骨干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临床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其中,林顺潮教授系是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擅长各种综合眼病、疑难眼病、眼表病、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在眼底病的检查和视网神经治疗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温馨提示:一般患糖尿病至少10年后才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但是,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当有眼部自觉症状时,视网膜病变已比较,严重往往丧失了较好治疗时机。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及时发发现情况及时治疗。一般认为,病人半年到一年应检查快速,平时若有变化,则应及时检查处理。